剩餘8晝的漢字有:
基本字义
● 䏿
qǐ ㄑㄧˇ
1. 小腿肚子。
2. 肉的連接處。
叶典
拼音lu4
①脂肪。②肥
叶典
拼音xi1
①臀部。②呻吟。
叶典
拼音cai3
臌胀,大肚子病。
叶典
拼音zhi2
①长一尺二寸的干肉。②粘。③肥肠。
叶典
拼音zi4
①腊~。②肥的样子。
叶典
拼音kun1,hun2
㈠同䖵。
㈡[~肫]同“馄饨”,饼。
基本字义
● 脻
jiē ㄐㄧㄝˉ
1. 接。
2. 肩头。
基本字义
● 脼
liǎng ㄌㄧㄤˇ
1. 干肉。
2. 夹脊肉。
3. 多味。
基本字义
● 脽
shuí ㄕㄨㄟˊ
1. 臀部:“厩马多肉尻~圆。”
2. 尾椎骨。
基本字义
● 脾
pí ㄆㄧˊ
1. 人和动物内脏之一,在胃的左下侧,是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:~脏。
2.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:~胃。
汉英互译
◎ 脾
spleen;
基本字义
● 腀
lún ㄌㄨㄣˊ
◎ 皮。
基本字义
● 腂
guò ㄍㄨㄛˋ
◎ 红肿。
基本字义
● 腃
juàn ㄐㄩㄢˋ
◎ (身体)弯曲:“身~项缩。”
基本字义
● 腄
chuí ㄔㄨㄟˊ
1. 趼,手、脚掌上因长期摩擦形成的硬皮。
2. 马或鸟胫上的结骨。
3. 臀。
基本字义
● 腅
dàn ㄉㄢˋ
1. 肉。
2. 肴。
3. 一同喝酒,一同吃饭。
基本字义
● 腆
tiǎn ㄊㄧㄢˇ
1. 丰厚,美好。
2. 胸部或腹部挺出:~着胸脯。
基本字义
● 腇
něi ㄋㄟˇ
◎ 〔萎~〕软弱,如“岂有知其无成,而但~~咋舌,叉手从族乎?”
基本字义
● 腈
jīng ㄐㄧㄥˉ
◎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,有特殊的气味,遇酸或碱分解:~纶。
基本字义
● 腉
nái ㄋㄞˊ
◎ 乳。
基本字义
● 腊
(臘)
là ㄌㄚˋ
1.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,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。
2. 冬天(多在腊月)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:~肉。~鱼。~味。
3. 姓。
其它字义
● 腊
xī ㄒㄧˉ
1. 干肉:“噬~肉,遇毒。”
2. 晾干:“燃得而~之以为饵。”
3. 皮肤皴皱。
基本字义
● 腋
yè ㄧㄝˋ
1. 胳肢窝,上肢同肩膀相连处靠里凹入的部分:~窝。~下。集~成裘。
2. 其他生物体上与腋类似的部分:~芽。
汉英互译
◎ 腋
armpit; axilla;
基本字义
● 腌
yān ㄧㄢˉ
◎ 用盐浸渍食物:~肉。~菜。~制。~渍。
其它字义
● 腌
ā ㄚ
◎ 〈方〉[腌臜](—zā)不干净。
汉英互译
◎ 腌
pickle; preserve; salt;
基本字义
● 腍
rèn ㄖㄣˋ
1. 熟,煮熟:“腥、肆、爓、~祭,岂知神之所飨也。”
2. 味美。
3. 饱。
基本字义
● 腐
fǔ ㄈㄨˇ
1. 朽烂,变质:~烂。~朽。~败。~化。~蚀。~臭。陈~。流水不~。
2. 思想陈旧过时:~旧。~儒。迂~。
3. 某些豆制食品:豆~(“腐”读轻声)。~乳。~竹。
4. 古代指施以宫刑:~刑。
汉英互译
◎ 腐
corrupt; decayed; rotten;
基本字义
● 腑
fǔ ㄈㄨˇ
◎ 中医学将胃、胆、三焦、膀胱、大肠、小肠合称“六腑”,以别于“五脏”:脏~。肺~。
基本字义
● 腒
jū ㄐㄩˉ
◎ 干腌的鸟肉。
基本字义
● 腓
féi ㄈㄟˊ
1. 胫骨后的肉。亦称“腓肠肌”,俗称“腿肚子”。
2. 覆庇,倚庇:“牛羊~字之。”
3. 草木枯萎:“百卉具~。”
汉英互译
◎ 腓
calf;
基本字义
● 腔
qiāng ㄑㄧㄤˉ
1.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:~子。体~。满~热血。
2. 器物的中空部分:炉~。
3. 乐曲的调子:~调(diào )。唱~。梆子~。
4. 说话的声音、语调:开~。京~。装~作势。拿~拿调。
汉英互译
◎ 腔
antrum; cavity;
基本字义
● 腕
wàn ㄨㄢˋ
◎ 胳膊下端与手掌相连的部分:手~。~骨。~力。扼~(表示惋惜等情绪)。
汉英互译
◎ 腕
wris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