剩餘13晝的漢字有:
基本字义
● 㺜
nóng ㄋㄨㄥˊ
1. 多毛犬。
2. 舊時對部分苗族之稱。
基本字义
● 獥
jiào ㄐㄧㄠˋ
1. 狼子。
2. 母狼。
基本字义
● 獦
gé ㄍㄜˊ
◎ 〔~狚(dàn)〕古书上说的一种兽,形状像狼,声音像猪,吃人。
其它字义
● 獦
liè ㄌㄧㄝˋ
1. 古同“猎”,打猎,捕捉禽兽。
2. 姓。
其它字义
● 獦
xiē ㄒㄧㄝˉ
◎ 短嘴狗。
基本字义
● 獩
huì ㄏㄨㄟˋ
◎ 〔~貊〕古国名,在今朝鲜北部。
基本字义
● 獪
kuài ㄎㄨㄞˋ
◎ 狡猾:狡~。
基本字义
● 獬
xiè ㄒㄧㄝˋ
◎ 〔~豸〕古代传说中的异兽,能辨曲直,见有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。
基本字义
● 獭
(獺)
tǎ ㄊㄚˇ
1. 〔水~〕哺乳动物,脚短,趾间有蹼,体长七十余厘米。昼伏夜出,善游水,食鱼、蛙等,毛棕褐色,是珍贵的袭皮。
2. 〔旱~〕哺乳动物,前肢发达善掘土,毛皮可制衣帽。是鼠疫的传播者。亦称“土拨鼠”。
3. 〔海~〕哺乳动物,体圆而长,毛皮很珍贵。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。通称“海龙”。
汉英互译
◎ 獭
otter;
叶典
拼音dang1
兽名
基本字义
● 𤢒
zhǎi ㄓㄞˇ
◎ [~獬]豪強貌。
叶典
拼音duo2
败
叶典
拼音su4
牲畜颜色呈白色
叶典
拼音shu3
[~猡]地名
人名用字,台湾有用例,拼音shǔ。
叶典
金文隶定字人名用字。字見《殷周金文集成引得》1069頁。
金文原形字 出自《殷周金文集成》第4501器銘文中。
叶典
喃字
读音suả,义未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