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
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
j 知、照 ch 徹、穿 c 澄、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
h 曉 X 匣 H 匣 ' 影 Y 影 x 喻 y 喻
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

字頭

释義

【集韻】魚巾切,音銀。峾淪,水回旋貌。【郭璞·江賦】峾淪溛瀤,乍浥乍堆。 【正字通】六書無峾。一本作沄淪。

峿

【廣韻】五乎切【集韻】訛胡切,𠀤音吾。嶇峿,山名。【集韻】通作𡷤。

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東海郡司吾。或从山,今齊東有㟃峿驛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偶舉切【韻會】語許切【正韻】偶許切,𠀤音敔。岨峿,山貌。

不安貌。【陸機·文賦】或岨峿而不安。【正字通】與齬鋙通。

【篇韻】力當切,音郎。𡻚崀,山空也。

【玉篇】力刀切【集韻】郞刀切,𠀤音勞。嶗嶆,山險也。一曰山名。

【廣韻】落哀切【集韻】郞才切,𠀤音來。山名。【山海經】崍山,江水出焉,東流注大江,其陽多黃金。【註】卬崍山,今在漢嘉嚴道縣南,江水所自出,山有九折坂。

【郭璞·江賦】源二分於崌崍,流九派乎潯陽。【註】岷山東北百四十里崍山,又東百五十里崌山,崍山中江所出,崌山北江所出,自廬江潯陽分爲九派也。
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苦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枯公切,𠀤音空。崆峒,山名。見前峒字註。

崆巄,山高貌。 

【廣韻】苦江切【集韻】枯江切,𠀤音腔。崆㟅,山高峻貌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鉏弓切【正韻】鉏中切,𠀤音漴。【說文】嵬高也。从山宗聲。【爾雅·釋詁】崇,重也。【郉昺曰】又高貴也。【易·繫辭】崇高莫大乎富貴。【左傅宣十二年】師叔楚之崇也。

充也。【禮·樂記】復綴以崇。

【儀禮·鄉飲酒禮】主人再拜崇酒。【註】崇,充也。謂相充實也。

聚也。【詩·大雅】福祿來崇。【註】謂積而高也。【左傳·隱六年】見惡如農夫之去草,芟夷蘊崇之。【註】蘊,積。崇,聚也。 

【廣韻】敬也,就也。【書·仲虺之誥】欽崇天道。

終也。【詩·衞風】誰謂宋遠,曾不崇朝。【註】言行不終朝而至也。

崇牙,樂器飾。【詩·周頌】崇牙樹羽。【註】懸鐘磬之處,以采色爲大牙,其狀隆隆然。

國名。堯時崇伯鯀,商崇侯虎,今西安府鄠縣。

地名。【書·舜典】放驩兜于崇山。【註】在今澧州澧陽縣。

姓。【正字通】宋靑田令崇大年。

叶仕莊切,音牀。【𨻰琳·大荒賦】仰閬風之城樓兮,縣圃邈以隆崇。𡍮若華之景曜兮,天門閌以高驤。 

【正譌】嵩古作崇。別作崧,非。【正字通】韋昭國語註通用崈。崇崈音義同,合崇嵩爲一,非。互見後崧字註。 【集韻】或作崈。

考證:〔【易·繫辭】崇高莫大於富貴。〕 謹照原文於改乎。

【集韻】同崇。

【集韻】達合切,音踏。山重疊貌。

【字彙】犁沈切,音林。與𡻵同。山石也。 【正字通】崊𡻵,𠀤俗字。

〔古文〕𡼙【廣韻】戸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瓜切,𠀤音華。【說文】西嶽名。在弘農華隂西南。从山,華省聲。【白虎通】西嶽爲崋山者,崋之爲言穫也,言萬物成熟,可以得穫也。【山海經】大崋山,削成而四方,高千仞,廣十里。【註】今山上大下小,峭峻也。通作華。【華山記】山頂有池,生千葉蓮,服之羽化,因曰華山。又有小華山,卽少華也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綴以二華。【註】本一山,河神劈之,以通河流,分爲二。

州名。後魏雍州,西魏崋州。

姓。 

【玉篇】【廣韻】戸化切【集韻】胡化切,𠀤音樺。義同。

《書·禹貢》西至于太崋。陸德明讀如字,又音戸化切。又《禹貢》華陽黑水惟梁州,註胡瓜、胡化二切,今皆讀去聲。 【正字通】本作𡼙,俗作崋。

【集韻】斤於切,音居。山名。【山海經】崌山,江水出焉,東流注於大江,其中多怪蛇。 【集韻】或作〈山下居〉。

【廣韻】落哀切【集韻】郞才切,𠀤音來。山名。【山海經】崍山,江水出焉,東流注大江,其陽多黃金。【註】卬崍山,今在漢嘉嚴道縣南,江水所自出,山有九折坂。

【郭璞·江賦】源二分於崌崍,流九派乎潯陽。【註】岷山東北百四十里崍山,又東百五十里崌山,崍山中江所出,崌山北江所出,自廬江潯陽分爲九派也。

【廣韻】去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奇切,𠀤音敧。【說文】險也。本作𢼨。从危,攴聲。今文作崎。【玉篇】崎嶇,山路不平也。【張衡·南都賦】上平衍而曠蕩,下蒙蘢而崎嶇。 

【集韻】渠羈切,音奇。義同。

去綺切,音錡。巋崎,山貌。一曰不安貌。【王褒·洞簫賦】徒觀其傍山側兮,則嶇嶔巋崎。

叶去何切,音苛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深林巨木,嶄嚴嵾嵳。九嵕嶻嶭,南山峩峩。岩陁甗錡,嶊萎崛崎。 

【集韻】於宜切,音漪。地名。上黨崎氏阪。又渠希切,音祈。曲岸也。○按上黨陭氏本作陭,不必改从山。又訓曲岸,與石部碕字音義𠀤同,重出,俱不可从。 【正字通】陭隑埼碕𠀤通。

【集韻】同岷。【說文】本作𣊽。𣊽原字从敯从山。

【廣韻】古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公渾切,𠀤音昆。崐崘,山名。【水經注】山在西北,去嵩高五萬里,地之中也,高萬一千里,河水出其東北陬,屈从其東南,流入渤海。【前漢·崑崙山註】山高二千五百餘里,日月所相隱蔽爲光明。【渤海十洲記】崑崙山有三角,其一角正干北辰,名閬風巔,其一正西,名元圃臺,其一正東,名崐崘宮,有五城十二樓。  

【爾雅·釋丘】三成爲崑崙丘。【註】昆侖山三重,丘有三重,故以名亦作崑崙。義同。 

【山海經】海內崐崘之墟,在西北帝之下都。方八百里,高萬仞,面有九井,以玉爲檻,旁有九門,開明獸守之。【註】言海內者,明海外別有崑崙也。又張騫渡西海,至大秦烏遲國,復有西海,海濵有小崑崙,高萬仞。永平閒竇固出燉煌崑崙塞,擊破白水鹵於蒲類。海上博物志引河圖括地象曰:崑崙廣萬里,泉南流入中國曰河,八十城繞之,中國居一分,是也。

國名。【書·禹貢】織皮崑崙。【疏】崐崘,在荒服之外,流沙之內。

《前漢·郊祀歌》《揚雄·甘泉賦》崑崙俱作昆侖,文省義通。

【正字通】同崐。

【廣韻】慈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昨律切,𠀤音誶。【說文】危高也。从山卒聲。【爾雅·釋山】崒者,𠪪㕒。【疏】謂山巔之末,其峯巉巖也。【詩·小雅】山冢崒崩。【傳】崒,崔嵬也。【鮑昭·蕪城賦】崒若斷岸。 

【唐韻】醉綏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遵綏切,𠀤音崔。義同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昨沒切,音捽。崒屼,山貌。【韻會】山危峻貌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嶐崛崔崒。或作崪。 

【集韻】亦作卒。【詩·小雅】漸漸之石,維其卒矣。【朱傳】卒,崔嵬也。謂山巔之末也。 

【正字通】七醉切,音萃。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珍怪鳥獸,萬端鱗崒。叶上類。【註】言比次如魚鱗,崇積如高山,借二義擬其衆盛也。一說本作萃,鱗萃猶鱗集,賦之萃爲崒,猶詩之崒爲卒,其譌同也。 【正字通】崒兼平、去、入三聲。字彙闕平聲,非。𠪪㕒,厜㕒。

【正字通】公悟切,音固。晏崓,地名。在單父三十里。【李白·送弟凝至晏崓詩】雞鳴發晏崓,別雁驚崍州。 

【宋史·李全傅】出沒島崓。【正字通】崓亦水島之類。

【廣韻】昨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徂回切【正韻】遵綏切,𠀤音摧。【說文】高大也。【廣韻】崔嵬也。【詩·齊風】南山崔崔。【註】高大貌。【何晏·景福殿賦】高甍崔嵬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倉回切,音催。齊邑名。濟南東朝陽縣有崔城。

姓。【廣韻】齊丁公之子,食采於崔,因以爲氏。 【集韻】或作㠑磪崒𨻵隹。

【集韻】魚羈切,音宜。崎崕,石危貌。 【正字通】同崖。崖亦有宜音,誤分爲二。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宜佳切,音睚。【說文】高邊也。从屵,圭聲。【徐曰】水邊有垠堮也。無垠堮而平曰汀。【郭璞·江賦】觸曲崖以縈繞。

珠崖,郡名。在南海,漢武帝置,地居海中,產珠,故曰珠崖,亦曰朱崖。

洪崖,仙人名。【郭璞·遊仙詩】右拍洪崖肩。

不和物曰崖岸。宋張詠性剛介,自號乖崖,言乖則違衆,崖不和物也。 

【集韻】魚羈切【韻會】疑羈切,𠀤音儀,義同。○按《說文》厂部厓訓山邊,屵部崖訓高邊,分厓崖爲二,韻會因之,以山邊屬睚音,高邊屬儀音,似泥。

【正字通】俗𡶬字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盧昆切,音論。崐崘,山名。見前崐字註。

【集韻】崘𡸙,山貌。

【集韻】同崘。

【廣韻】力膺切【集韻】閭承切,𠀤音陵。崚嶒,山貌。【沈約·鍾山詩】崚嶒起靑嶂。○按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庚蒸韻嶒字俱註崚嶒,闕崚字不載。一說崚當與柧稜威稜之稜同音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渠勿切,音倔。【說文】山短高也。从山屈聲。 

【增韻】勃起曰崛起。【揚雄·甘泉賦】洪臺崛其獨出兮。 

【集韻】亦作崫。【左思·蜀都賦】崫巍巍以峨峨。【註】崫,特起也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苦骨切,音窟。義同。 【集韻】亦作𡶏。又作𥖚。

【集韻】都戈切,音拖。小山貌。 

【類篇】都果切【字彙】都火切,𠀤音朶。山形。 【正字通】俗字。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鋤耕切,音撑。【說文】崝嶸也。【揚雄·河東賦】陟西嶽之嶢崝。【師古曰】嶕嶢而崝嶸。【孫綽·遊天台山賦】陟峭崿之崝嶸。 【集韻】或作嶒崢。

【廣韻】古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光鑊切,𠀤音郭。【說文】本作𡾘。山在雁門,从山𩫖聲。隸作崞。【後漢·王霸傳】攻君田於崞。【註】縣名。今崞縣,屬太原府代州。【九域志】有崞山。 【集韻】或作䧐。